活化建築 • 歷史重現 太子雷生春堂
將具保育價值的歷史建築保存並加以善用,是香港文物保育政策的措施之一。作為第一批活化的歷史建築,雷生春在2012年改建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保健中心,同時提供中醫診症服務。活化工程保留了雷生春大部分的原貌及建築特色,包括「走馬騎樓」、原有的地磚及物料,令其成為座落太子的一幢文化地標,也讓我們有機會欣賞到香港戰前住宅的建築風格。
雷生春早於1931年落成,為富商雷亮先生所建。底層本來的一間跌打藥店,店名有妙手回春之意,而建築物上層則為雷氏家族的住所,是當年典型「上居下舖」的生活方式。雷生春於70年代空置,直至2003年雷氏後人將大宅捐贈予香港政府。
雷生春早於1931年落成,為富商雷亮先生所建。底層本來的一間跌打藥店,店名有妙手回春之意,而建築物上層則為雷氏家族的住所,是當年典型「上居下舖」的生活方式。雷生春於70年代空置,直至2003年雷氏後人將大宅捐贈予香港政府。
由港鐵太子站C2出口出,經太子道西及荔枝角道步行10分鐘即可到達雷生春。由於雷生春位處繁忙的馬路交界,記錄本土舊式建築之餘亦可以它作背景拍攝車軌作品。想知道如何以車軌疊影營造繁忙城市景象,可參考「小技巧拍出車水馬龍的繁忙夜色」一文。另外,雷生春內設有展示區,大家可以預約免費導覽服務參觀各個樓層,了解更多香港戰前唐樓的建築風格。
精選文章